书画修复除了要做到“修旧如旧”,还有一点重要的——“能上能下”,也就是可逆修复。目前使用补缺材料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未来如果有更纯熟的材料出现,还可以揭裱了重修,“就是给后人留一条路子。”
书画修复中的“四则六性”:
“四则”即:小干预原则、信息保留原则、安全性原则、可再处理原则;
“六性”为:经验性、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艺术性、创新性。
传统书画艺术是*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的书画精品更是传承着*的文化神韵、彰显着*文明的精神气质。这些**的书画又是十分珍贵且非常脆弱的文物,很容易受到虫蚀鼠咬、腐朽发霉、脆裂碳化等“病症”的侵蚀。正是得益于修复人员的高**技艺,伤痕累累的书画才得以延**命,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都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糟朽断裂等等,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会朽烂而毁之一旦,然而一般收藏家们买了古旧字画,不了解修复古旧字画的重要性,要知古旧字画是一种**的艺术品,如果修复的不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旧字画造成更加严重损毁,危及古字画的寿命,也削弱了古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美术馆、**会及民间收藏家中能看到几十年、几**前的古旧书画都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装裱好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