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仍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针多半为订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定做所用的物品与服务。物流人才就相应的应该具备对客户的需求与市场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认知度,才能把握物流服务市场,从而把握客户。
二、由原来的供应链局部利益对立转向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联合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间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具有宏观的物流运作的观念,能够站在供应链管理的制高点上,把握整个供应链发展的脉搏,使整个供应链管理实现一体化。
三、由事先预测转向适时监控与调整
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可以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去作不必要的预测,这样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控能力和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的思路与策略。
外资进入天津到南京物流专线中国物流业呈现六大特点
外资进入天津到南京物流专线中国物流业呈现六大特点,外资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在物流业中呈现出六大特点。
约1200亿美元的货物空运进出口市场,成为2005年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焦点。
跨国公司纷纷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美国运输部提议4家目前已向美国至 中国航线提供货运服务的承运公司每周新增货运航班。这些公司是联邦快递公司、西北航空公司、Polar Air Cargo、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这些航空公司的新增货运航线将于2006年3月25日开通。
先入者优势明显。
于1984年进入中国的英运物流有限公司,已跨过在中国的*21个年头。该公司已从早期的货代企业发展成为拥有空运、海运、陆路运输、合同物流等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2004年英运的业务量增长了60%以上。
另外一家成员公司中外运敦豪,到2004年年底,拥有56家分公司,已覆盖全中国300多个城市,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50%的增长率。
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
轮船物流服务公司在深圳盐田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货源地(出口)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目的地(进口)管理、国内货运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以响应客户对控制、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2003年10月中旬,美国联邦快递旗下的中美合资大田国际物流公司,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兴建昆山市目前规模较大的国际商务和物流服务中心。他们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使昆山市内外企业的进出口通关,不再需要转道苏州办理繁杂的手续,设在那里的保税仓库和海关、商检部门的入驻服务,将保证企业原料进口和商品出口实现一次性通关。
独资趋向抬头。
根据《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规定,从2004年开始,外资快递公司在华成立合资企业,可以较高以75%的股份控股,而到2005年,外资快递公司可在华设立独资分公司。2004年联邦快递宣布在苏州成立中国业务分区总部,统筹中国区所有业务的发展。联邦快递的高层表示,这样的一个机构“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统筹中国区各种业务的发展,同时把握联邦快递在中国长远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