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在瓷器伤口的母胚处开盲孔,盲孔的直径为2~5mm,过大的盲孔可能会破坏母胚的结构,并打孔装固定杆;
2、根据所述瓷器伤口的形状,用裁剪工具剪取所述瓷器伤口形状大小的金属网片,所述金属网片在靠近所述固定杆一侧绕包所述固定杆,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支架;
3、用塑形材料在所述瓷器完好的部位,跟所述瓷器伤口相应的部位进行取模,形成塑形模,然后把所述塑形模转移到所述瓷器伤口的取模侧用作衬垫;
4、用组织材料将所述支架包裹,然后在所述塑形模的相对侧用刮批工具对所述组织材料进行刮批,修复所述瓷器伤口;
5、所述刮批完成后,将所述塑形模取下,等所述组织材料完全硬化后,将修复部位打磨光滑。
瓷制品是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过程制成的,瓷器比陶器质地致密、坚硬、光滑、不吸水,盐类不易渗入瓷器内部。瓷器的损坏多是机械性损伤,出土瓷器或传世瓷器的保护,以防震、防压、防撞击、防摔为主,已破碎的瓷器,经粘结、补配、修饰等工艺,可恢复原状,粘结剂与粘结陶器的材料相同。瓷器表面的污垢可用洗涤剂清除。表面凝结物,石灰质的用10%盐酸或硝酸溶液除;硫酸盐的用软化,再用机械法剔除;硅酸盐的用I%氢氟酸或机械法清除。
古瓷器冲线的修复,传统可逆性修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填充法修复,也有人称为无损修复,操作简单,修复时间短且效果明显。*二种是覆盖法修复,就是调制出与古瓷器原色相同的颜色来覆盖冲线,这种修复方法操作有点复杂,要求操作者有较高的调色功底。
为了能让陶瓷器体现它的价值,还其本有的历史、科技及艺术等内涵,我们要对那些残缺的瓷器进行修复与保护,使它发挥出本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瓷器的修复,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还原真实。其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瓷器本体易碎,然而有色*脱落等特点。所以如何修复瓷器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