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有哪些模式?
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分自然泥塘和人造池塘,**泥塘简单、投资少、食物充足,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经济实用。人造池塘可建成土池或水泥池,适合大规模养殖。
投饵。刚下池塘的泥鳅苗,需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合口味的饵料,同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食料。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中昆虫、**物碎屑等,可投喂煮罗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每日2-3次,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质量的2-5%,后期为5-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经过发酵的鸡粪、鸭粪等有基肥,每次用量为50千克/100平方米。
养殖管理。养商品泥鳅可施肥(沼液、腐熟猪粪及家禽粪便等)培育**饵料,施肥量视天气和水色而定(透明度20-30厘米)。当透明度降低,泥鳅不断浮出水面呼吸空气,应停止施肥,减少投饵并加注新水。商品泥鳅除施肥外,还应投喂饵料,常规鱼用饲料均可作饵料。泥鳅苗种刚下池时,每天傍晚投喂1次,以后逐渐改为白天投饵,08:00、14:00各投1次。日投量占泥鳅体质量的2-8%,视水温和摄食情况增减。饵料投放在食台上或竹篮内,把竹篮沉到水底,泥鳅吃完后提出篮子。
培育鳅种
泥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当饲养3-5天体长7毫米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游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泥鳅苗的放养密度以1000-1500尾/平方米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增加。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卵化、规格一致的泥鳅苗。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4厘米的泥鳅种,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为成鳅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