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自古以来,书画艺术便与装裱技艺相得益彰,正是*特的装裱技艺让书画作品得以保存良好并流传千古,而书画修复技艺也与装裱技艺有着颇深的渊源。
要裱好旧字画,揭托纸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揭是指揭尽原裱的背纸和托纸,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起着保护画心的作用,所以有“命纸”之称。在整个修裱工作中,揭是重要的一环,如果疏忽大意,或揭掉画心半层,或掉粉、掉色,使原画失神,或者揭得厚薄不匀,使画成为花斑,或者揭伤画面,无洞造成有洞,小洞成为大洞,还有的揭完托纸后,画心粘在案上起不了台,就是勉强起台,已是支离破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传统书画艺术是*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的书画精品更是传承着*的文化神韵、彰显着*文明的精神气质。这些**的书画又是十分珍贵且非常脆弱的文物,很*受到虫蚀咬、腐朽发霉、脆裂碳化等“病症”的侵蚀。正是得益于修复人员的高**技艺,伤痕累累的书画才得以延**命,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书画装裱、书画修复的历史源远流长,为适应不同地区的纸张材质、不同人员的审美要求,明清时期分别以苏州、扬州、北京、上海为中心,形成了沿袭至今的“苏裱” “扬裱”“京裱”“沪裱”四大流派。“从历史上看,其他三大流派都受到了‘苏裱’的深刻影响,我家传承的装裱技艺也是典型的‘苏裱’。”洪夫龙介绍,所谓“苏裱”的特点是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古朴大方,有“吴装善,他处不及”的美誉。